正手攻或者拉球练习时,沉肩坠肘后就能放松大小臂。但球速提快后就感觉大臂和小臂会僵硬。这个是什么原因?
之前能够放松并做到沉肩坠肘,是因为球速慢或者说练球时会放松。球速快了,衔接也要求快了,就没有时间还原和放松了。首先这是正常的现象,快速相持中要做到放松确实不易。只能靠平时练球提高自己技术和动作的紧凑感,养成快速还原的意识和习惯。
摆短的动作小,回球快,弧线低,落点近网,且球的前进力小,往往令对方很难抢攻,用以还击近网下旋来球很有效,但对付长球或不转球有一定难度。对于长球,一般应该首先抢攻,而不转球可以选择快推或者台内挑打以争取主动。
摆短动作类似快搓,但是手臂往前的力量略小,应该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加强向下用力,手腕可有一定的侧向摩擦动作,以缓冲前进的力量。
劈长顾名思义就是回长球到对方球台,落点在对方球台的底线附近,这样给人的感觉更顶手,其速度快,线路长且旋转强,弧线低平,使对方无法获得上手进攻所必需的引拍距离,在接发球时与摆短结合使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。劈长的动作类似于搓球,但引拍高,前臂带动手腕快速向前下方砍击,发力集中,动作幅度大,身体也随之移动以加强爆发力。要点三:拉出的弧线的抛物线要大,但是弧线不能高乒乓球在强烈上旋的过程中,触碰球台以后会将一部分的旋转转换成为球运行的速度,所以如果球的弧线曲度不够凸起来的话,那么球反弹后,上旋转换成为了球向前飞行的动能,那么也难以控制半出台。
1:击球的力通过球心则球不转、要想让球转起来,击球的力就要离开球心。同样的力,离球心越远球越转(力当然要与球有接触点)。先不说步法移动的问题,是你的击球时机太晚造成了不得不退台,以空间换时间去击球。要想把球发转,我们击球的切入点就必须远离球心,这就决定击球的板型要沿球的边缘用力,也就是说挥拍轨迹要采用向球内运行轨迹发球,
2:延长球拍与球的受力时间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球板上的接触球的位置,前点、后点,发转球要接触球拍的前点,这样就能延长球拍与球的受力时间。
3:增加拍触球时的作用力,既挥拍加速度和挥拍的力量。这就需要借助的转换、腰髋瞬时转动的速度和力量,手臂、手腕在放松状态下挥动的加速度。
4:抛球尽量高抛,这样可以借助重力加速度增加球对球拍的摩擦力,增强发球的旋转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双机头乒乓球发球机生产商的双蛇体育于2025/2/13 14:28:4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zhangzhou.mf1288.com/shuangshe-2841705187.html